2021-11-19 14:15:09

颅内动脉瘤有哪些危害

 因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5%-90%。破裂的动脉瘤可导致严重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和脖子等症状。大约有40%的病人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而死亡,有20%-40%的病人在2周内再次出血,死亡率高达85%。

  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夹闭动脉瘤及介入治疗。当前可行的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病人大多选择介入方式,即利用微导管在血管内走动,采用微导管对动脉瘤进行栓塞,以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脑动脉瘤是指动脉壁上出现的血管内腔扩大,引起的血管壁肿瘤增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大脑动脉管壁局部先天缺陷及腔内压力增高所致,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很多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基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和表现,偶尔会头痛,但是头痛通常是由感冒,高血压,颅内感染,中毒,睡眠不足,神经性头痛等引起。

  正因为这种症状没有独立的诊断价值,甚至可以说太普遍,让病人忽视了颅内动脉瘤这一问题,许多人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患上这种病。

  动脉瘤破裂后,常有大量的出血和出血,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伤害,死亡率高。即使有1/3的动脉瘤破裂的病人还未到医院就死了,还有不少能赶到医院的病人。可以看出,颅内动脉瘤的危害性很大。

  怎样及早介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积极筛查发现脑动脉瘤,及时拆除此种定时炸弹,是当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典范。

  现在的体检基本上都是一些普通的常规检查项目,很少有涉及脑血管疾病的深度检查,普通体检根本无法发现颅内潜在动脉瘤,即使是头部CT/MR平扫也只能发现较大的动脉瘤,对于中度动脉瘤的检出率非常低。

  因为脑动脉瘤最常见的人群集中在40-60岁之间,所以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更多。动脉瘤家系病史,是多囊肾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头部CTA及头部MR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患有先天性脑动脉瘤等疾病。

  如果怀疑脑动脉瘤等血管疾病,就必须做DSA(脑血管造影)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出脑血管疾病,从而提前发现未破裂的动脉瘤,并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其破裂的几率。